东莞古代香市(莞香背景资料)
本帖最后由 香故人 于 2015-1-30 11:19 编辑寮步历史悠久,始建于唐贞观年间,距今已有1350多年历史。当时,先民为便于交往,在寒溪河中游支流河岸搭茅寮而居,并兴起草织、竹器及打铁等手工业,后成商埠,故此得名。早在明清时期,商业贸易十分繁荣,久负盛名的“莞香”集散于此,素有“香市”之称。明末诗人屈大均所著《广东新语》卷二“四市”记载:“东粤有四市……一曰香市。在东莞之寥步。凡莞香生熟诸品皆聚焉”。(寮步香市与广州花市、廉州珠市、罗浮药市被称誉为广东“四大名市”)。
莞香树,学名沉香树(Aquilaria Sinensis Gilg ), 属双子叶植物瑞香科,又名女儿香、崖香、芽香树、密香树、土沉香或白木香等,是一种著名的经济树木。
莞香树
因其树木的汁液凝固而成的结块呈黑褐色,坚实而重,入水即沉,故称沉香。又因种植沉香以东莞最盛,故称莞香。莞香生于黄泥沙石相杂的地中,叶似黄杨,其籽如连翘,落地即生,种至四五年把树身斩掉,只留尺许用泥土掩盖,让它抽旁枝两三年即可开土凿香头,每年十月凿几片。老香头坚硬如石,即使受到雨水侵蚀也不容易腐烂。最难得的是有些老香头由于日月之光所射,霜露之华所滞,生出一些香脂结块,此称为生结。
一些香树经数百年后,木本腐朽,用手揉之如烂泥,则土中必有光黑如漆质地坚硬的结块,此称为熟结。莞香是古代很多香料制品的原料,古人“薰衣静坐”,所烧的就是这种香。上等的价钱非常贵。清代督学李调元所著的《粤东笔记》称,香结的价值比黄金还贵。此外,莞香的树皮色白质细,纤维柔韧,自古以来就是制造高级纸张的原料,用莞香树作原料制成的纸统称蜜香纸、香皮纸。
莞香的交易
莞香树在东莞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书记载:唐代时,莞香由国外传入。宋代时,广东各地已普遍种植,尤以莞邑为甚。清末史学家陈伯陶编《东莞县志》记载:“莞香至明代始重于世”。因东莞一带的土质特别适合莞香树的生产,出土的香料品质最好,名闻全国,是上贡的佳品。传说莞香的洗晒多由姑娘们负责,她们常将最好的香块偷藏胸中,以重价卖给外来的商贩,以换脂粉,这就是著名的“东莞女儿香”,是莞香中的精品,价格也最贵。莞香自明朝直至清朝中叶,都是当地一大名产。
据《东莞县志》记载:“莞香,先辨土宜,土宜正者。白石岭、鸡翅岭、百花洞、牛眠石诸处不失为正,若乌石坑、寮步则斯下矣。”寮步也是莞香的产地之一,虽不以产香著称,却因其依寒溪河为商埠,在当时形成了莞香最大的集散地。那时外销的莞香多数先在寮步集中成市,再运到九龙的尖沙咀,通过专供运香的码头,用小船运往广州,远销当时的苏杭和京师一带,甚至南洋及阿拉伯国家等地。
传说明清时期,寮步曾形成十三条专业街,其中一条叫芽香街,是当时莞香的集市所在地,这个名字仍沿用至今。《广东新语》记载莞香盛时远销至北方的情形道:“莞香度岭而北,虽至劣亦有馥芬,以霜雪之气沾焉故也。当莞香盛时,岁售逾数万金,苏松一带,每岁中秋夕,以黄熟彻旦焚烧,号为薰月,莞香之积阊门者,一夕而尽,故莞人多以香起家。”可想而知,当时寮步的商业贸易极其繁荣。
古代反映东莞香树种植的画
清雍正年间,因为莞香上品价值千金,而且不易觅购,宫中需求黄纹生结黄熟(这是莞香的名目)甚急,各级官吏追索香农搜括不得,杖杀多人。香农为避身远祸,将所种的香树悉数摧毁,然后全家逃亡。自此,莞香的出产从此衰落。寮步香市这段辉煌的历史,却永远保留在一代代寮步人的记忆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