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往事 发表于 2015-11-17 12:50:14

【玲珑行炉】宋代小巧精美香炉10.84g,定窑香炉,包老保真,香道

宋代定窑白釉行炉,保存较为完好,随着岁月的留痕难免有磕碰。蕴涵着大量的历史信息,为古代礼佛收手持器具香炉,揭示了这些信息,无疑对现代文明是一个巨大促进。
名称:宋代小巧精美香炉尺寸:第一个直径3.5  高2.5,第二个直径3.3  高2.6克重:第一个10.84g ,第二个10.2g年代:宋代 小知识:    定窑为宋代六大窑系之一,窑址在今河北省保定市曲阳涧滋村及东西燕村,宋代属定州,故名。创烧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终于元,以产白瓷着称,兼烧黑釉、酱釉和釉瓷,文献分别称其为"黑定"、"紫定"和"绿定"。    定窑的胎质薄而轻,胎色白色微黄,较坚致,不太透明,釉呈米色,施釉极薄,可以见胎。    行炉的用途为礼佛时焚香所用,因为这类香炉既可以放置在原地使用,也可以手持行走时使用,近几年考古发现有铭文记载,故称“行炉”。行炉这类以前只有王公贵族或特殊人物和特殊场合使用的器皿,后来也普及到民间。 上部为圆形平沿微下垂,下部为喇叭形足和平足,造型大方美观。早期有学者认为是豆或灯,为放食或照明所用。后经考古发现有铭文记载,故称“行炉”,作用为礼佛时所手持香炉。宋定窑的风靡与流行,所制白釉瓷胎质洁白、细腻,内外施白釉,釉质滋润,制作讲究,十分精美。其早期的前身是“鹊尾炉”,炉身是带有执柄的,后因为香炉的材质由金属演变成瓷器。加上瓷器本身没有金属导热性能慢,可手执,也就渐渐地被普及开来了。于河南省的寺湾村的石窑寺中的《皇帝礼佛图》拓片中的礼佛人,手持的便是行炉。反映了当时行香礼佛的盛行状况。釉面均净,虽然早期被埋于地下,但是却可感觉浓烈的温润,非金属非光滑的。非常的视觉冲击力,震撼人心。在造型上看起来十分的简约,体现着简约却不简单。自然的弧度流畅,胎体均匀,清新自然,与人们的心灵相通。超级小巧可爱,用此作为礼佛香炉定肯定是不现实的。是当时为了庆典等大型仪式,或活动而特制的。成双成对,非常袖珍的迷你小行炉,品相可达八分,收藏极佳。具备有沧桑感,又保存良好。 注视这对行炉时意味着我们的文明不是原点起步,而是站在古人庞大的肩膀上前行,一个延续的过程,是良性循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玲珑行炉】宋代小巧精美香炉10.84g,定窑香炉,包老保真,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