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故人 发表于 2015-6-30 21:30:30

木炭与沉香读后感——原创文章选登

本帖最后由 香故人 于 2015-6-30 21:47 编辑

原创文章选登---木炭与沉香读后感  


相信所有喜欢沉香的朋友都读过下面一则故事,我自己也读过不下百遍,每读不厌,是因为每次读结合自己对沉香的实际体会,都有不同的体悟。现在想和大家分享这个故事和我自己的体会。


===========================================================


“木炭与沉香
  有一位年老的富翁非常担心他从小骄惯的儿子,虽然他有巨额的财产,却害怕遗留给儿子反而带来祸害。他想,与其留财产给孩子,还不如教他自己去奋斗。   
    他把儿子叫来,对儿子说了他自己如何白手起家、经过艰苦奋斗才有今天。他的故事感动了这位从未出过远门的青年,于是他发誓:如果不找到宝物,他绝不返乡。    青年打造了一艘坚固的大船,在亲友的欢送中出海。他驾船渡过了险恶的风浪,经过了无数的岛屿,最后在热带雨林中找到一种树木,这种树木砍下一年后外皮朽烂了,留下的发黑的木心散发出一种无比的香气;而且,放在水里会沉到水底而不是浮在水面。青年心想:这真是宝物呀!
  青年把树木运到市场出售,可就是没人来买,他非常烦恼。隔壁摊位是卖炭的,那小贩的木炭总是很快就卖光了。刚开始的时候青年还不为所动,日子一天天过去,终于,他的信心动摇了,他想:“既然木炭这么好卖,我为什么不把香木制成木炭来卖呢?”
    第二天他果然把香木烧成木炭,挑到市场很快就卖光了。青年非常高兴自己能改变主意,便得意地回家并将事情经过告诉了父亲。青年的父亲听了,忍不住落下泪来。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

正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两个智慧:一是许多人手里有沉香,却不知道它的珍贵,反而羡慕别人手里的木炭,最后竟丢弃了自己的珍宝;二是许多人虽知道希圣希贤是伟大的心愿,一开始也有成圣成贤

的气概,但看到凡夫俗子最容易、最不费功夫,最后他就出卖自己尊贵的志愿,沦落成为凡夫俗子了。

  人生的缺憾,最大的就是和别人比较。外来的比较是我们心灵动荡不能自已的来源,也使得大部分的人都迷失了自我,忽略了自己心灵原有的氤氲馨香。

    因此,佛说:一个人战胜一千个敌人一千次,远不及他战胜自己一次。”
    这其实是个佛理故事,意思是教导世人佛性人人都有,人人都是佛,不需要外求,佛就在我们心中。
   佛理归佛理,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见解,如果单从沉香的性质来看,这个故事其实是脱离实际的。因为故事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指出了这些不合理的地方,这个故事就是作者为了说佛理而编造的。

   比如说青年人第二天就把香木烧成了木炭,这点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了解沉香的人,烧过沉香的人都该知道,无论是哪种沉香,燃烧都很慢。有的三个手指那么大的沉香都能烧半个小时。而青年人弄回来的沉香有多大呢。故事没有说,但照推测应该不小。因为故事前说青年人打造了一艘坚固的大船,大家可以看出来,这是大船,这个大船能装一个人的话不算大船,我估计起码也装得10几号人。这些人是必须的,都得是有经验的水手,才可以经过无数岛屿最后到达异国的热带雨林。如果只是个小船,才装他一个人,估计还没有出海就沉了。所以这个船必定很大。我想最小也得装下一两棵沉香树吧。古代交通是不方便的,出洋的商人必定是满载才归的,因为来回的成本大啊,我估计他这一次的花销一定不小。他带回来的沉香肯定不会只有几个手指的大小。可能有几棵沉香树,最少估计也是一棵,起码有一吨最少几百斤。这么多的沉香是不可能一天就烧完的,从他烧完了才告诉父亲这个亲人看来,当时估计不会有多少人参与烧这件事情。一天时间,烧个沉香树起码都得两三天,碰到质量好的沉香,这么多烧个10天都不奇怪?而且烧的过程中,必定散发出很浓的香味,按照他这个烧成木炭还能卖的量,我想即使是在空气污染程度那么大的现代,也可以做到10里飘香,不说多,整个县城的人都可以闻得到,这样的效果,通常烧到损毁一公斤后就可以达到。即使最不懂沉香的人闻到后也会赶来阻止他的行为,我想他的父亲也应该闻得到。而烧的他更不会闻不到。那请问,如果闻到了这么香的味道他还不懂住手的话,那他还有什么智慧驾船渡过了险恶的风浪。所以真实的版本是有可能他烧的根本就不是沉香树,而是普通的木头,只是一种适合烧成木炭的木头,这个木头不香,所以他心安理得的烧完了。

   假设年轻人烧的不是沉香树,那究竟是什么树呢?故事描述:“最后在热带雨林中找到一种树木,这种树木砍下一年后外皮朽烂了,留下的发黑的木心散发出一种无比的香气;而且,放在水里会沉到水底而不是浮在水面。”这个描述有的人会认为就是描写沉香,其实仔细看就会发现,这个树其实更接近黄花梨。因为只有黄花梨是砍了放一年后外皮朽烂,而且还能沉水,烧后有碳。真正的沉香树砍伐后放置一年只会失去水分成为干树,要放置在地上起码10多年才会朽烂,而且还只是开始而已,如果这个时候想要沉香的话,得自己用刀把表皮勾了去,最后剩下个几公斤沉香就算不错了,因为自然朽烂而只剩发黑木心的话,起码得等上千年,很显然年轻人是等不起的,因为这个东西自然腐朽而成沉香的话已经不是属于他的了。所以这种只需要放置一年外皮就烂的木头其实根本不是沉香,而是黄花梨的。但当时的黄花梨并不是那么的的值钱,底层劳动人民还曾经“奢侈”的用来做锅铲,只是近代的文棍们的炒作下才日渐值钱,黄花梨的价值在当时和别的木头没有什么两样,甚至可能更低贱。以当时人的眼光来看,这样的东西就是烧成木炭也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这样的东西很明显并不能起到对比差异分明教化世人的作用,于是作者搞了个张冠李戴,直接把黄花梨替换成了沉香。

值得注意的是故事的后面:“第二天他果然把香木烧成木炭,挑到市场很快就卖光了。”故事说他很快卖光了,这说明这个材料非常适合做木炭,而真正的沉香树多数品种是烧了后只留下灰,这是因为沉香里含有油脂的话会使得火更旺,火旺的话木头是很难有残留的,留下的只是灰。只有少数的油脂少的品种会留下炭,但只能算是炭,质量非常不好的炭,因为好的东西都烧了散播于空气中了,留下的那些只是废物,我想上街来买炭的大妈大婶估计一眼就能看出这个的炭的品质,估计个别还会认为这样的东西敢拿出来卖根本就是侮辱了她们的智慧。不过青年人的这个炭居然很快就卖光了。这说明他卖的根本不是什么沉香树的炭,炭的质量不好的话怎么能很快卖出,我估计隔壁摊位的小贩都会妒忌他卖炭的速度。这说明他这个炭的质量比隔壁摊的好。

   有人把烧掉了沉香损失的责任归咎于青年人。在我看来青年人所处的环境也很有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青年人的父亲是个有巨额的财产的年老富翁,不但家财万贯,还有丰富的经历能感动从小锦衣玉食的儿子飘洋过海去冒险。而且我肯定这个父亲是懂得看沉香的,不然他也不会得知儿子烧了沉香后落泪。那为什么青年人远渡重洋回来后父亲大人不去帮儿子验一下货呢?大家都知道,外出回家乡的游子是不可能不回家探望老父的,人到了东西必定到,这个父亲肯定是看到了这批货,究竟是高贵的沉香还是当时低贱的黄花梨,父亲大人在看到货前就该告诉儿子了。也不用等儿子烧了才挤出那么几滴泪水。有人可能会为父亲辩护了,可能父亲根本没有看到这个货物呢?我告诉你,这是不可能的,既然父亲从头到尾都没有看到过货,那哪来的伤心落泪呢?也不存在说父亲来不及告诉儿子这样的时间问题。因为青年人是在市场出售的看到隔壁卖炭小贩的生意红火,刚开始还不为所动,日子一天天过去,终于,他的信心动摇了。从青年人有实力打造一艘坚固的大船来看,青年人是不缺钱的,从他能忍受飘洋过海的经历也能看出他不是个缺乏耐性浮躁的年轻人。从东西运到市场到他的信心动摇肯定是一段不短的日子。难道说这么长的日子父亲大人都没有机会和儿子说一句那货物究竟是什么吗?很显然,父亲知道那是什么,知道儿子带回来的东西并不是什么好东西,所以为了儿子不失望,父亲没有说。而等东西烧得一干二净了,证据没有了,这个时候父亲跳出来告诉儿子那是沉香,以便让青年人得到更深刻的教训。一堆木头有什么用呢?能让本来不成才的儿子获得动力去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能让儿子成材,就算是真正的沉香烧掉了也没有什么可惜的。中国人的为父之道也.

    假设我之前的判断都是错误的,青年人千辛万苦运回来的东西的确都是沉香的话,我想即使父子都知道这是沉香也没有用,沉香最后还是得烧掉。这是因为环境。首先东西回来后,青年人着急的运去市场就是错误的。这是个什么市场?隔壁的就是卖炭的,炭多少钱一斤啊。来这里光顾的都是什么人?答,买炭的人。买炭的是什么人啊!还不就是上街买菜顺便买点碳回去取暖的大婶。这些人能消费得了沉香吗?这个市场的故事只透露了青年人的隔壁是家卖炭的,没有交代其他的,既然是市场就会有其他店铺。但这些店铺我想不会有卖奢侈品,金铺的老板肯定不能容忍自己摊的隔壁是家卖碳的。起码也得是个卖玉的。所以这就是个以低端消费为主的市场。如果奢侈品公司的市场调查员来这里调查,结论肯定是:“市场100%的不适合本公司的商品销售”。青年人的沉香树摆在这里会有什么结果。你拉只熊猫到屠宰场里能卖出的价格都不如一头猪。这个沉香树摆在这里就是不能比隔壁家的木炭值钱。青年人的家境很好,他有实力打造大船出海,我想他必定不会因为缺一车的木炭钱而着急。令他着急的是什么?我想隔壁摊卖木炭的小贩估计会不时过来和他谈谈人生,顺便说说他的木炭有多好卖,再侧击旁敲的询问青年人什么时候把他的这车木头烧成碳?总会碰到这么些人。本来你是打算遁入空门,一心向佛的,有人会来游说你要不要跟他出去发财,牛皮大点的还能吹说能包你做官发财。虽然有可能出去后连个弼马温都混不到,但你心动了,所以到了最后你会发现,佛修不成了。出去也没有发财。这样的事也同样发生在我这里。有个顾客前两年在我家买了手链,买回去感觉还好,但有天朋友说她的沉香是假,就疑神疑鬼的,本来香的沉香手链也不香了,跑来和我大吵,幸好她没有和青年人一样烧掉沉香,佩带了一段时间心情平静了下来,味道又回来了。结果今年她又回来光顾我的生意了。沉香的很奇妙,你越是去在意它,它反而不属于你。青年人在小贩的不断思想攻势下,心里的那道防线终于崩溃。一把火把沉香给烧了。我想即使他的父亲当初就告诉他这个是珍贵无比的沉香,在小贩的攻势下,沉香还是逃不脱被烧的命运,这就是这个故事的真意,界定了人能不能抵御外在因素的侵扰。决定了最后能否成佛。



(本贴为妙香居工作人员原创撰写,转贴请注明出处。本店继承先人智慧,结合实际用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决不笼统抄袭先人典籍。每个字都凝聚了我们的汗水与时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木炭与沉香读后感——原创文章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