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窑柴集散地-低头弄
窑柴集散地-低头弄在解放前是一条富有且兴旺的里弄,当时的低头弄紧邻石狮埠,通青石街、五王庙等商业繁华的弄巷,交通十分便利,因此,这里逐渐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窑柴集散地,不少商户在此开设窑柴行。据低头弄居民汪镇初介绍,当时景德镇至少有二分之一的窑柴交易在这里进行, “每天早晚都有人推着独轮土车,‘嘎叽嘎叽’地从弄里经过,盛况可以由此想象。”说到景德镇的窑柴行,史料上记载始于清同治年间,是由窑柴棚逐步演变和发展起来的。此前,由于没有窑柴行,柴客从农村运来的窑柴直接卖给窑户,烧窑户则以钱庄的期票支付柴钱。如果遇到柴客急需现金或是遇到瓷器不好卖窑柴滞销的情况,柴客会住在挑窑柴的把头家中,有时还会让把头帮忙推销窑柴。渐渐地,一些比较精明、有一定文化的柴棚把头,陆续挂起窑柴行的招牌,于是,窑柴棚就逐步变成了窑柴行。
窑柴行一问世,便成了一个热门行业。后来,连烧窑户的管事先生、 “下港先生”等等,都纷纷开设起窑柴行。根据史料记载分析,低头弄成为窑柴集散地的时间处于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至解放前夕,这时期景德镇因抗日战争处于停滞状态的瓷业生产开始复苏,窑柴行又随之兴旺起来,当时全镇有大小窑柴行70多家,云集在中渡口至毕家弄地段,低头弄因交通便利成为重要的窑柴集散地算得上是有据可查。
因为窑柴行云集,低头弄现在的一些老房子还保留着原来的窑柴行结构,面积都比较大,据说是为了方便放窑柴。
说到窑柴行的经商之道,汪镇初透露,窑柴行的老板为了达到增加盈利的目的,在搭窑柴架出售时,想出了一个绝招-外紧内空;每堆窑柴从表面上看好像都码密密实实,实际上里面留有一个拳头大小的空心,不知情的人很难发现。
罗家大院
事实上,低头弄除了曾住过一个抚台,还居住着清朝五品官的后人。
低头弄的居民习惯称呼清朝五品官后人居住的大宅子为“罗家大院”。在罗家大院的一个角落里,可以找到一块刻有“罗氏宗祠”的青石板,这大概是罗家大院的前身。不过,罗家大院到底多少年的历史,居民们都说不知道。不过,罗家大院到处散落着往昔的痕迹,‘如大门上的旧制门锁、地上刻有纹饰的石块、大厅里雕着花纹的桌凳,都能让人找到从前的记忆。
居住在罗家大院的邹丹凤是清朝五品官的第五代子孙,她说起老祖宗的光辉历史时,提到曾听姑姑说过,祖上官居五品时,曾经陪皇帝去过黄山,当时还有位置坐;不过,从她祖父那一代开始,家道开始没落,才搬到低头弄居住。 .
。邹丹凤保留着一块石碑,石碑上记有祖上任五品官时的功绩,不过由于石碑下方缺损了一块,容有所欠缺。邹丹凤透露,这块石碑原先是立正大门口的,后来在破四旧时期被砸,只留下其中的一部分,当时不少邻居让她好好保存,才得以保留下来。
说到这里,邹丹凤还想起了一件遗憾事。原来,上世纪50年代,邹丹凤为了养家糊口,将祖留下来的宫服、官帽卖了18块钱,现在这事让她想起来都有些后悔。 、
如今,经常还会有收破烂的到邹丹凤家,愿意出2000元买走她的石碑,不过皆被她拒绝。邹丹凤说,虽然自己的退休工资不高,但石碑怎么说也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她再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
百年老店
历史上,在低头弄弄口,开有一家老字号南货商店牌号叫“江邦达”。 据史料记载, “江邦达”开业于1841年,迄今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安徽黟县人江敬达是“江邦达”的创始人,江敬达去世后,由其长子江学之掌管“江邦达”,经营规模不断壮大。·1926年, “江邦达”位列景德镇商会排名的“十八罗汉”之一,拥有银洋十万元。
到了上个世纪40年代,江学之去世,又由其长子江佩生继承。江佩生接手家族生意后,排除万难,使得“江邦达”老字号得以进一步发展。抗战争胜利后, “江邦达”的经营更为兴旺,跻身全镇富商行列,成为景德镇四大南货店之一,宾客遍及全镇和四乡,香菇生意更是做到了上海。
说到“江邦达”的经营法宝,那就是货真价实。其生产的糕点,不仅分讲究质量,在用料上更是舍得花本钱。为了保证质量,一旦发现伙计在生产过程中有偷工减料的现象,必会严厉批评,坚决制止。
货真价实的背后一定有诚信经营的理念在支撑,在“江邦达”购物一律是明码标价,老少无欺,更不存在讨价还价之说,渐渐地在顾客心中树了“江邦达”的品牌意识,也是“江邦达”能够历经百年的主要原因。
http://www.chenxiang.tv/source/plugin/csdn123_news/img/201612/28/e877081f88272b99cafc454d70477eed.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