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壶的“高仿品”
壶即是我,我即是壶。壶映我影,我恋壶真。我处处显露属于壶的本色之美。壶却时时显现属于人的涵养之身。茶文化孕育壶文化,它将融合所有爱茶人玩壶人。http://www.chenxiang.tv/source/plugin/csdn123_news/img/201702/17/49bc953d3cf6730e93dc76ddf38226d7.jpg
在当前紫砂业界,有一种情形最为人们指责:一些尚未成名的紫砂艺人,模仿名人名作,做旧造假,署上假冒的名人印款。这类作品中也有些工手上佳、几可乱真的被称为“高仿品”。
http://www.chenxiang.tv/source/plugin/csdn123_news/img/201702/17/24ba0eab4f3755f9dd7c11312139d0bb.jpg
这种以牟取暴利为目的“仿”,是不符合紫砂艺人的职业道德的,是损害藏家、壶友等消费者的利益的;如任其泛滥,最终会损害、玷污我们的紫砂艺术。因此,作为一名普通的紫砂从业人员坚决反对假冒名人名作,全力支持有关部门关于保护紫砂知识产权的规定和做法。
http://www.chenxiang.tv/source/plugin/csdn123_news/img/201702/17/9ace9b5362bac1329765a58a4ca6a07e.jpg
一“仿”有利于“学习”
一个紫砂艺人在初学入门时,无论是师承家传还是自学成才,都是要经过“仿”这一步的。如已故壶艺泰斗顾景舟,在“上世纪30年代,应上海古董商郞玉王书之聘仿制历代名作,得以接触明清两代传世精品,反复揣摩,研究分析,使其艺术学养和鉴赏能力大有提高。”
http://www.chenxiang.tv/source/plugin/csdn123_news/img/201702/17/e1e79a8f39f42410b638c7fc8c87d865.jpg
又如花货大师蒋蓉,“她在不到20岁时赴上海随伯父蒋燕亭学艺并仿制古陶,因此,大开眼界,增长不少知识,掌握了许多技艺,为以后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见,要想学艺成功,不但要仿而且要仿历史上的经典名壶和名家的力作。因为作为仿的“样本”,它们的艺术水准愈高,技术含量愈大,仿好了,仿象了,自己的眼界也就愈高,技艺的提高也就更大。
http://www.chenxiang.tv/source/plugin/csdn123_news/img/201702/17/c372d66e853d1df3f1779ed9eab440d2.jpg
二“仿”是为了“创新”
如果“规仿名壶”只是为了做得和“名壶”一模一样,即使惟妙惟肖,可以乱真,也只能永远生活在名家名壶的阴影下,自己终难有出息。“仿”不仅是为了入门的“学习”,最终目的是为了“创新”。前面说到,顾景舟在仿制历代名作时,就“反复揣摩,研究分析,使其艺术学养和鉴赏能力大有提高”,这就为其日后的创新积淀了厚实的基础;同样蒋蓉大师“仿制古陶”后“大开眼界,增长不少知识,掌握了许多技艺,为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http://www.chenxiang.tv/source/plugin/csdn123_news/img/201702/17/91d816a16ba952a5d77d9f369dc55878.jpg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成谈自己的体会曾说:“有分析地临摹一遍,胜过十遍百遍;只照葫芦画瓢,很难从临摹过渡到创新。”这就告诉我们:临摹只是学习的手段,最终的目的是要创新。就我自己的体会来说也是如此。我们在“仿”时,要多分析、多研究,吃透名作,为我所用,如能发现不足而加以改进就说明自己的“仿”有所得了。对名家的作品仿得多了,开拓了眼界,提高了自己的鉴赏水平和制作的功力,就会水到渠成地进入创新的阶段,这一切都是日积月累熟能生巧后功到自然成的。
http://www.chenxiang.tv/source/plugin/csdn123_news/img/201702/17/c349ac307416f60d7e95ec4fa20953b4.jpg
总之,坚决反对以牟利为目的假冒名人名作的“仿”,而要提倡认真地学习、研究、分析名壶的“仿”,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制作技艺,并最终进行创新,从而为紫砂艺术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http://www.chenxiang.tv/source/plugin/csdn123_news/img/201702/17/eccea1a5934f68ef0d2557becd38988e.jpg
顶起出售广告位 文玩,盘的是棱角,磨的是内心,亨受的是过程 打酱油的人拉,回复下赚取香囊 楼猪V5啊 回个帖子,下班咯~ 支持,赞一个 看帖要回,回帖才健康,在踩踩,楼主辛苦了! 我也来顶一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