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之家

标题: 闻香辨红木 [打印本页]

作者: 沉香论坛    时间: 2017-2-9 11:23
标题: 闻香辨红木


1海南黄花梨


  海南黄花梨学名降香黄檀,是黄檀属香枝木类中的木材,仅凭名字,人们似乎也能感受到一丝淡雅的香气罢。关于海南黄花梨的香味,有一种说法将其视为“,而让人上瘾的正是它似有似无,无法定格的香味,只有不断地在空气中寻觅芳踪。海南黄花梨的味道并非一成不变的新锯开的黄花黎有一股浓烈的辛香味,但时间久了,特别是成了老家具,其气味则转成微香,一般是闻不出来的。如果允许的条件下,可在不显眼的地方刮下一小片,闻出香味一般就是黄花黎(当然还有其他条件)。所谓的越南黄花梨则是酸香味。其实,这种味道的变化不局限于黄花梨,其他木材也是如此,新剖开的木料或木屑的味道最为浓烈,久之则转淡甚至消失。由于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目前在木材鉴定学上无法明确划分,香味,在这里就成为了辨别二者的重要参考指标。


2老挝花梨


  老挝花梨学名鸟足紫檀,主要产自老挝,生长轮比较明显,心材红褐至紫红褐色,常带深色条纹,气干密度较大,易沉于水,木屑水浸后有荧光,是现在市场上比较常见的红木家具用材。老挝花梨的香味可以算得上是花梨木中最为浓郁的,如果用它制作柜子,那么一打开柜门,就会有一股浓厚的香气扑面而来,比较容易辨别。


3缅甸花梨


  学名大果紫檀,主产于缅甸、泰国和老挝等东南亚热带地区。生长轮颇明显,心材桔红、砖红或紫红色,常带深色条纹,气干密度小于老挝花梨,轻刮之,有划痕,不沉于水。如今市场上消费者比较容易将老挝花梨和缅甸花梨混淆,除了木材色泽的差异之外(老挝花梨色泽偏黄,似黄花梨,而缅甸花梨的色泽偏红),香气浓淡的不同也是主要区别。缅甸花梨有相对明显的香味,但弱于老挝花梨,看家具时可以在不起眼的地方刮下一点木屑以便鉴别。


4小叶紫檀


  学名檀香紫檀,又名金星紫檀、牛毛纹紫檀等,产自印度,是我国清代宫廷家具的主要用材。小叶紫檀有淡淡的檀香味,新剖开的木材比较明显,久则转为无味。小叶紫檀新切面呈橘红色,经过一段时间的氧化之后变为深紫色或紫黑色,如果置于日光直射的地方,则转为灰白色。在选购紫檀家具的时候,通过味道辨别仅限于刚刚制作的家具或者新剖开的木材,切不可单纯迷信檀香味,需要综合考量。


5大叶紫檀


  学名卢氏黑黄檀,是黑酸枝类中最为著名的木材,因近似印度小叶紫檀(檀香紫檀)而闻名。大叶紫檀产于非洲马达加斯加群岛北部、东北部,是上世纪90年代进入国内的木材,并非制作中国古典家具的传统用材。大叶紫檀的气干密度比较大,木材表面特征接近小叶紫檀,但纹理相对较粗,且牛毛纹偏长、偏多、偏直。大叶紫檀作为黑酸枝木材拥有淡淡的酸香气,与小叶紫檀的檀香气有着明显的区别,可将此作为选购小叶紫檀家具的参考标准之一。


6安达曼紫檀


主产于印度安达曼群岛。生长轮颇为明显,心材红褐至紫红褐色,常带黑色条纹,划痕可见。这种花梨木的香气十分微弱,不易闻到,选购的时候需打开抽屉或柜门等密闭空间才能闻到,摆放时间较久则无香气。


7微凹黄檀


  微凹黄檀是红酸枝类中的一种木材,产自南美和中美洲,是改革开放后进入中国的红木木材,近年来在市场中得到广泛应用。这种木材纹理近似老挝红酸枝,常见黑褐色条纹,且纹理清晰,色泽多偏橘红色,染色后很难分辨。此时,便可将味道作为辨别方法,上文提到老挝红酸枝有酸香气,而微凹黄檀有较为浓郁的辛辣味,区别比较明显。


8老挝酸枝木


学名交趾黄檀,又名大红酸枝,是红酸枝类中木性最好、应用最广泛的木材。这种木材产自老挝、越南,通常呈深红色,有黑色条纹(俗称黑筋),带酸香气。老挝红酸枝密度较大,沉于水,且不易开裂,适宜雕刻,是制作古典家具的优良木材,也是我国制作家具的传统用材。


9白酸枝


学名奥氏黄檀,虽名为白酸枝,却是红酸枝类中的一种。主产于缅甸、泰国和老挝,又名花枝,木材颜色多表现为淡黄色或淡红色,其中淡黄色者易与黄花梨相混淆,而偏红色的则近似老挝红酸枝,新剖开的木材有相对明显的酸香气。
作者: 陪迩到最后    时间: 2017-3-31 07:43
我擦!我要沙发!
作者: 清醇    时间: 2017-6-1 15:48
前排,哇咔咔
作者: 花心蝴蝶    时间: 2017-6-3 00:10
前排支持下了哦~
作者: 一张白纸    时间: 2017-6-13 17:34
看帖要回,回帖才健康,在踩踩,楼主辛苦了!
作者: 自作自受。    时间: 2017-8-19 05:56
发发呆,回回帖,工作结束~
作者: 现实    时间: 2017-11-7 05:53
这么强,支持楼主,佩服
作者: 不浪漫的罪名    时间: 2018-3-26 21:00
看帖要回,回帖才健康,在踩踩,楼主辛苦了!




欢迎光临 沉香之家 (https://chenxiang.tv/)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