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秀场

中国香文化之香气养性的理念

[复制链接]
0
回复
4527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8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 1白木香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8-6-19 18:07: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沉香之家。 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点击登录   关闭
请点上方蓝色“心怡沉香养生”加关注


香·信仰发掘传承中国香文化
弘扬香药同源养生学
倡导怡悦身心慢生活
引领典雅文化之风潮
业务范围仿宋香席,香药养生
香师培训,沉香制品
香事用具,非遗铜炉
武夷岩茶,文玩雅趣
中国香文化之香气养性的理念

导读:古人很早就认识到,须从“性”、“命”两方面入手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而香气不仅芬芳怡人,还能祛秽致洁、安和身心、调和情志,对于养生养性有颇高的价值。可以说,“香气养性”正是中国香文化的核心理念与重要特色,与儒家“养性”论有密切的关系。
如《荀子·礼论》曰:“刍豢稻梁,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故礼者养也。”
性命相合得长生、性命相合得养生是中华民族古老智慧的结晶。中国的香文化是养性的文化,也是养生的文化,对于主张修身养性、明理见性、以“率性”为主旋律的中国文化来说,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可以说,香文化的形成与繁盛也是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一种必然现象。
o66uGK9O8G0JoIj8.jpg
“香气养性”的观念贯穿于香文化的各个方面。就用香而言,不仅用其芳香,更用其养生养性之功,从而大大拓展了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进一步引导了生活用香,使品香、用香从享受芬芳进而发展到富有诗意、禅意与灵性。就制香而言,则是遵循法度,讲究选药、制作、配方,从而与中医学、道家的养生学及炼丹术、佛医学有了密切的关系,并很早就将香视为养生养性之“药”,形成了“香药同源”的传统。 c51ZIbTaAtN0MxDk.jpg
如范晔《和香方序》云:“麝本多忌,过分必害。沉实易和,盈斤无伤。零霍虚燥,詹唐黏湿。”(《宋书·范晔传》)言麝香、沉香等香药之特性。古代的许多医学家对传统香都卓有贡献,如葛洪、陶弘景、孙思邈、李时珍等等,《神农本草经》、《千金方》、《名医别录》、《肘后方》、《本草纲目》等历代医书都有许多关于香药或香的内容。

h5Cs94K9OH6E84Yk.jpg
所以,古人的香也是内涵丰富的妙物。它是芳香的,有娇兰芬茝,沉香脑麝。又是审美的,将就典雅、蕴藉、意境,有“香之恬雅者、香之高尚者”,其香品、香具、用香、咏香也多姿多彩、情趣盎然。它还是“究心”的,能养护身心,开启性灵;在用香、品香上也讲究心性的领悟,没有拘泥于香气和香具,所以也有了杜甫的“心清闻妙香”,苏轼的”鼻观先参“,黄庭坚的”隐几香一柱,灵台湛空明“。它切近心性之时,也切近了日常生活,切近了普通百姓。虽贵为天香,却不是高高在上的,少数人的专有之物。

gbH91EWs149h8jzh.jpg
可以说,中国的香文化能早期兴起、长期兴盛、广行于”三教九流“’都大大得益于”香气养性“的观念。兴起于西汉的香虽属生活用香,却也并非仅仅被视为一种那个生活享受,其发展速度之快、地域之广,与”养性“学说在当时的流行有很大关系。《荀子·正论》所言”居如大神、动如天帝“的天子以香草养生,”侧载睪芷以养鼻“,盖可作为西汉王族熏香的一大注释。正是香气养性的观念塑造、推动了西汉的生活用香,推动了香炉与香药的使用,铸就了中国香文化的基石,也赋之以长久的生机并预示了它辉煌的前景。



关于我们
  『心怡香文化』作为中国香文化产业的领军者,旨在发掘恢复中华传统香文化,弘扬香药同源养生学,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以闻香、品茗、插花、赏玩四雅事之形式,引导怡养身心慢生活,秉持客观公正之立场,为消费者,爱好者,教育者,从业者,研究者服务,期待您的支持和参与
联系方式
微信公众平台:xyxly_2013
交流咨询热线: 13602113366
店铺热线:022-27343666
店铺地址:天津市和平区云南路28号

y0JFd9rDdD0a5Mq6.jpg
帖子标签: 文化, 养生, 中国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找客服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