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窗外阳光明媚,半倚半躺, 燃香品尝,却除周日劳顿,调理闲暇心境;任思緒万千,慨人生几何。幽香阵阵,紫烟幻化,若隐若现,若凡若仙;一炷清香,无人扰,任飘摇。
古人追求焚香的意境,尽量减少烟气,让香味低回而悠长。因此,香炉中的炭火要尽量燃得慢,火势低微而久久不平。“隔火薰香”在唐代已经出现,宋之后较为流行。
“隔火薰香”一般步骤如下:
1.烧炭。
点燃木炭(炭块或炭球),待其烧透,没有明火并变至红色;这样品香时就没有炭味的干扰了。如果方便,还可以准备一个金属的网状器具,把木炭放在网上会燃烧得更均匀。
2.制备香品。
熏烧的香应选择天然香料制作的优质香品,可以是合香,也可以是原态香材。其体积不宜过大,应将香品分割为薄片、小块、粉末等形状。
3.香灰的置备。
在香炉内放入充足的香灰,先(用香铲)使香灰均匀、疏松,再将表面轻轻抚平,然后用香匙于炉灰中心慢慢开出一个较深的空洞作为炭孔。
4.入炭。
(用香筷)将烧透的炭夹入炭孔中,再用香灰盖上,抺平。香灰表面可以是平整的,也可以隆起成山形。用细棒(香棒)在香灰中“扎”出一个气孔,通达木炭,以利于木炭的燃烧(或者不让木炭完全埋入香灰,而是微微露出)可以借助香灰控制木炭的燃烧速度。木炭埋入香灰的程度视香品的特点而定,需要木炭的温度较高就可以埋得浅一些,反之则可以深一些。
5.隔片。
在气孔开口处放上薄垫片(云母片、银箔、金属片等),将香品放在垫片上。
6.置香。
(用香匙)将香品置于垫片之上。若出烟,可以稍等,待其无烟时再开始品香;或将香灰加厚一点,即可减少烟气。
7.品香。
若是小香炉,可以一手持炉底托起香炉,一手轻罩以聚集香气,靠近香炉缓缓吸气品香。注意呼气时不宜正对香炉,可将头转向一侧换气。
宋代之后,不直接点燃香品,而是先点燃一块木炭,把它大半埋入香灰中,再在木炭上隔上一层传热的薄片(如云母片),最后再在薄片上面放上香品,通过“隔片”灸烤香品,可免于烟气熏染,有利于香气释放更加舒缓、温润,香韵悠长。虽然如此慢慢的“熏”香不如“烧”香来得简单,但能增添更多情趣,深得文人雅士的青睐。并逐渐形成一种系统文化“隔火熏香”。
一炉香,一缕烟,向东走,又南移,忽西斜,朝北去……
品味人生,潇潇洒洒,无拘无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