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秀场

【香道文化】飘渺凌空去,悠然随风还

[复制链接]
0
回复
5371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51

主题

0

好友

661

积分
  • 4沉水品级

最佳新人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6-12-28 14:05: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沉香之家。 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点击登录   关闭
飘渺凌空去,悠然随风还



静室一炉香,虚窗一杯茶,再配上一曲悠悠古琴,是隐在四川成都浣花溪畔的观心香堂常见的待客方式。一炷香燃而不浊,清香无垢,似乎已经能呼吸到山野的清香了。品香,是一件清妙的雅事,“飘渺凌空去,悠然随风还”,青烟起,无影无形,青烟散,不着踪迹,这一份“无”,打动了古今多少人的心,并为之歌颂。


一炷烟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闲


也许最早只是嗅觉的吸引,芬芳带来了感官的愉悦。但随着感官被打开,一个美妙静好的世界随之而来,那么灵动,那么优雅,那么深入骨髓,同时又那么沉稳清寂,给人以上升之感。于是,香,就这样成为了生活美学的重要部分,就这样成为精致生活的极品迷恋。


众香构成了通过嗅觉感知世界的通道,而这通道一旦被打通,潜藏在目光所见的物相背后的隐秘美好,便如莲花池塘,妙香飘逸了。一香一世界,一观一自性,香,引导我们走向了自见,走向了自觉。


香是气息的精灵,从前香到尾香,一片香在完整呈现其生命形态的同时,也似一个精灵,悄悄驻进了我们的灵魂。尤其是香中极品——沉香,香气自然淡雅,能让我们在沉寂和冥想中,更清澈地看见我们生命的底色。


这就是观。观物,观心。这也是“观心香堂”的名字深意。观心香堂,坐落在成都最自然幽静的浣花溪公园旁,是一个立志恢复和弘扬传统艺术品的艺术机构。香堂主人雨晴,本是沉香的爱好者,专注于沉香和艺术品的收藏,并以多种形式传播传统文化、推广传统艺术品,为有缘相识的爱香者传递并分享沉香的美好和精妙。


沉香是世间的奇物。它是贵重的药材与香料,却又不仅仅是药材和香料。香道的内涵,也远远超越了香制品本身,而是通过香这个载体达到修养身心,培养高尚情操,追求人性完美的文化。香,在馨悦之中调动心智的灵性,而又净化心灵;于有形无形之间调息、通鼻、开窍、调和身心。香,既能悠然于书斋琴房,开发心智;又可缥缈于庙宇神坛,安神定志;既能在静室闭观默照,又能于席间怡情助兴。正是香的种种无穷妙用,使其完全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凝结在沉香身上的文化和宗教气息,与其说是我们人为附加的,不如说是自然生长的。因为正是在它袅袅的清雅幽香里,我们被引导了。幽沉苦寂,香只一缕,我们于是被引导着进入静寂,领悟了空寂。空寂不是虚无,不是物理的空,而是心的澄明。


现代生活正在将澄明遮蔽,我们如何清扫心上的尘埃?当我们静静点燃的沉香,以自然飘逸的方式与清净自由的心灵相遇,它就会在我们的体内驻留,与我们融为一体,让我们的言谈举止都散发出沉香之美。在慢慢的浸濡和领悟中,我们生命的形态,便也如沉香一般,在随性又宁静中,呈现出尽情绽放的优雅。


那一缕清雅之香的终点,不是身体,是心灵。每一次呼吸,每次内观,都是莲在水面,人在空寂,心在心中。苏轼在诗中说得好:一炷烟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闲。人生一世,最是一个“闲”字难得,身闲容易,心闲不易。


香篆结云深院静,去年今日燕来时


品香,有一种凝神的方式,唤作“打香篆”。篆,取篆文之意,这种品香法,自唐代起就有。人们将香材研磨成粉,填充在各种以篆文为花样的香篆里。香粉一点点填,一点点轻压紧实,在宋人笔记里,称此为“印香”。印香是一个细巧活儿,印得太过紧实,燃香时会因空气不足而灭,印得过于疏松,亦会因缺乏后继而灭。因此须得定息凝神,心无旁骛,才能印出一款疏密适宜的香篆。


我曾与数位友人在观心香堂观赏过一场香篆表演。一位身着亚麻黄衣的素雅姑娘,一双芊芊素手,在炉中铺上底灰,轻压平整,不疏不密。香篆置于其上,从香罐中舀出香粉一点点填印。心需静,气要沉,稳稳的心方能把握住稳稳的手,才能在填印过程中使香篆纹丝不动。提起香篆那一刻,所有的心愫都放下了,眼前印香一炉,或祥云,或莲花,或字形,萤火一点如豆,忽明忽暗地迎合香者潜藏的心绪起落。


盖上香炉,不一会儿功夫,随着青烟漫出,香气开始萦绕一室。然后或静坐,或读书,或抚琴,或写字作画,或与友清谈,香气若有若无,飘渺不定,那份清香与灵动,让人着迷。篆香在炉中根据图形,回环连绵,贯通始终,讲求百回千转,持心唯一。一炉香尽,残灰仍是筋骨犹在,形状不散。


古画中常常见到香的身影,诗词中更是萦耳不绝。李清照在《满庭芳》其一曰:“小阁藏春,闲窗销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纳兰词曰:“谢却荼蘼,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犹未睡,早鸦啼。”


一炉篆香,有如一道时光的缝隙,叫人恍如一梦,暂离尘俗,思绪翩然。室香怡人,思绪袅袅,也几近成为文人生活的一种意象,超越了现世,超脱了光阴。


恰如范成大《社日独坐》诗云:“香篆结云深院静,去年今日燕来时。”静院深处,淡香缭绕,心境越发淡远,才会想起那自然清新的可爱春燕。观心香堂静处浣花溪的一隅清幽,香篆结云时,想起的恐怕会更加久远,除了燕子,还有当年生活在这里的杜甫,还有杜甫描绘的“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还有唐朝时住在浣花溪上的女诗人薛涛,还有浣花夫人的美丽传说……正是:观之形貌真腐柴,心溢奇脂上皇台,香气若诉浣花水,堂前幽幽入梦怀。


▍花气无边熏欲醉,灵芬一点静还通


香的好处很多,引用大诗人黄庭坚的总结,香有十德:“感格鬼神,清净身心,能拂污秽,能觉睡眠,静中成友,尘里偷闲,多而不厌,寡而为足,久藏不朽,常用无碍。”可见香乃物外高隐,焚之除了可以清心悦神,还能祛秽疗疾,有助睡眠。


在防病养生方面,早在汉代,名医华佗就曾用丁香、百部等药物制成香囊,悬挂在居室内,用来预防肺结核病。现代流行的药枕之类的保健用品,都是这种传统香味疗法的现代版。从中医药学的角度来说,香疗当属外治法中的“气味疗法”。各种木本或草本类的芳香药物,通过燃烧所产生的气味,可起到免疫避邪、杀菌消毒、醒神益智、润肺宁心等作用。我国在端午节有挂香袋、戴艾蒿、斗百草的习俗,其用意也正在于此。


在世界所有香料当中,沉香最为神奇,为众香之首,集天地气味一体,散食色欲为一方,被称为植物中的钻石,从质量来说,从古至今的第一位。这是一种混合了树胶、树脂、挥发油、木材等多种成分的固体凝聚物,体积不同,形状各异,其药用和保健价值也早就被人发现了,《本草纲目》有载:沉香性温,诸木皆浮,而沉香独沉,故能下气而堕痰涎,能降亦能升……其色黑,体阳,故入右肾命门,暖精助阳。”所以传统中医一直认为,沉香辛香温通,温而不燥,故能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焚香虽然只是鼻观之事,然而通神明,和五脏。正合了朱熹《香界》中那句“花气无边熏欲醉,灵芬一点静还通。”当然,诸般香都是表面,最好的香气,乃是我们每个人的修养品德,也就是《尚书》里说的“明德惟馨”。只有身心清净了,才能真正领悟那一炉妙香,而非仅仅辨香具、别香材。


正如俗谚所谓:“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我们的生活真的富裕了,文化真的复归了,身心自然会清净,这时,我们就可以来修习这四般雅事了。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找客服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