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虽然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却受到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早在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阿拉伯地理学家爱垂西氏就撰文介绍质地极佳的宜兴陶器。到了明代,宜兴陶器产品开始出口,远销海外。紫砂出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沃尔卡《瓷器及荷兰东印度公司》(莱顿·1971)载:据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记录,1679年有七箱朱泥茶壶由漳州运抵巴达维亚(今印尼雅加达),1680年约有1635件茶壶(宜兴产品),运抵阿姆斯特丹。
后来,上海在1843年开埠后到民国的二三十年代,一跃成为东南亚最大的开放性城市,经济的繁荣、商贸的兴盛、市井的实用、收藏的形成等因素,促成了上海对紫砂壶的大批量需求。当时上海的楼堂馆所、街头路口茶馆遍布,大都使用宜兴紫砂壶,还属于实用性的。而上海金融界、商贸界乃至书画界、戏剧界高端人士对名家壶的需求也日益增多。正是这些社会综合因素,使当时的上海汇集了一流的壶艺名家,如陈光明、蒋彦亭、裴石民、王寅春、吴云根、范大生、朱可心等人,开创了紫砂壶艺史上的第三次高峰,从而形成了紫砂壶销售及仿制的商号名店系列,如最早经营紫砂陶器的“葛德和”、名家云集的“铁画轩”、 规模最大的“利永陶器店”等等,开创了紫砂壶不同的档次供应和市场规范运作程序,这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营销新机制,紫砂的海外营销在规模、数量上也远远超过以往。
1933美国芝加哥博览会中国馆,利永参展
那么紫砂壶主要出口到哪些地区和国家呢?
早在江户时代(1600~1867)末期,紫砂茶具已经开始输入日本,被称为东洋生意。当时与日本不仅有生意上的往来,还有紫砂制作技术方面的交流。清末(光绪五年,1879年),宜兴紫砂名家金士恒、吴阿根即应日本常滑地区陶工鲤江高须之邀赴常滑传授紫砂“打身筒”制法及壶体陶刻的装饰技法,从学者有鲤江方寿、杉江寿门、伊奈长三人,使得当地的朱泥技术更上一层楼,出现了小型精巧的作品,是日本制作宜兴风格的朱泥壶之始,也极大地提升了日本常滑地区制陶工艺的水平,影响至今犹在,金士恒被尊奉为日本陶业先师。
1915年美国巴拿马世博会,程寿珍制掇球壶得头等奖
紫砂除了销往日本,也销往南洋、东南亚一带,主要国家有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尼、泰国、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因为这些国家华人很多,饮茶习俗盛行,因而对紫砂壶具需求量甚大,当时上海铁画轩、利用公司、吴德盛等商号的南洋生意相当兴盛,而且有信誉。
紫砂壶在欧美国家也很受欢迎,主要有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美国等。早在明代末年,葡萄牙商人就将紫砂器运往欧洲,颇为畅销,欧洲人称紫砂为“红色瓷器”。在18世纪,“YIXING”已成为出口欧洲红色陶器的代名词,当时的欧洲兴起了一股持续近百年的“中国热”,一切“中国品位”的东西都风靡欧洲。一些欧、美国家甚至还出现了紫砂收藏家,其中最著名的是英国台维斯收藏的时大彬的“梨皮瓜棱壶”、“梨皮长方茗壶”、陈鸣远的“竹笋式水注”、“孟臣壶”等,并在1935年“中国艺术伦敦国际展览会”展出。翻开欧洲近300年的制陶史,处处体现着宜兴紫砂器对欧洲瓷器发展的启迪:1672年,荷兰利用当地陶土及技术,首先生产出类似“YIXING”的红陶茶壶;德国一批炼金师也受命仿制“YIXING”,并掌握了贴花、镂空等技巧。这也是宜兴紫砂器为欧洲陶瓷史、艺术史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紫砂壶的外销一直处于停滞状态。直到1954年10月,鼎蜀陶器购销社成立,根据国际市场的需要,宜兴开始大量出口紫砂壶和龙缸。近年来,紫砂壶产品通过多口岸、多渠道出口,出口量逐年增加。如今,被外国人士誉为“华夏明珠”的紫砂壶,已向世界56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出口值逐年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