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秀场

《香道》古有记载:五气各有所主唯香气奏脾

[复制链接]
0
回复
5823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51

主题

0

好友

661

积分
  • 4沉水品级

最佳新人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6-12-28 14:07: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沉香之家。 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点击登录   关闭
黄帝《素问·金匮真言》曰:“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黄帝还说:“五气各有所主,唯香气奏脾”。《荀子·礼论》曰:“刍豢稻梁,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故礼者养也。”从以上内容我们不难看出先贤们对香气与养生的关系已经有了十分深刻的认识,并建立了基本的理论基础。



阳明经(足阳明经、手阳明经)是人体最长的经络。开口于口鼻,贯穿于四肢及脏腑,足阳明属于胃、散于胃、通于心、出于口。手阳明络于肺、入属大肠、经迎香穴和与足阳明胃经。孔子称其为:“人体的龙脉,气血生化之海。”黄帝曰:“阳明虚则病”所以,是对人体健康影响极大的经脉。
阳明经应该如何来养护呢,黄帝说:“五气各有所主,唯香气凑脾”。故香气是养护阳明经,治未病,保健养生的良药。





松峰说疫》第二卷“除秽”一节写道:
凡瘟疫之流行,皆有秽恶之气,以鼓铸其间。试观入瘟疫之乡,是处动有青蝇,千百为群。夫青蝇乃喜秽之物,且其鼻最灵,人所不闻,而蝇先闻之,故人粪一抛,而青蝇顿集,以是知青蝇所聚之处,皆疫邪秽气之所钟也。更兼人之秽气,又有与之相济而行者。凡凶年饥岁,僵尸遍野,臭气腾空,人受其熏触,已莫能堪,又兼之扶持病疾,敛埋道,则其气之秽,又洋洋而莫可御矣。夫人而日与此二气相习,又焉得不病者乎!使不思所以除之,纵服药亦不灵,即灵矣,幸愈此一二人,而秽气之弥沦布 者,且方兴而未有艾也,可不大畏乎!兹定数方,开列于下,倘瘟疫之乡,果能焚烧佩带,则不觉,秽气之潜消,而沉疴之顿起矣。








除秽靖瘟丹(自定新方。将药末装入绛囊,约二三钱,毋太少,阖家分带,时时闻臭,已病易愈,未病不染。)
苍术 降真香 川芎 大黄(各二钱) 虎头骨细辛 斧头木(系斧柄入斧头之木) 鬼箭羽 桃枭(小桃干在树者) 白檀香 羊踯躅 羌活 甘草 草乌 本 白芷 荆芥 干葛皮 山甲 羚羊角 红枣 干姜 桂枝 附子锻灶灰 川椒 山奈 甘松 排草 桂皮(各一钱,共为粗末)
明雄(二钱) 朱砂(二钱) 乳香(一钱)没药(一钱,四味另研,共和)
苍降反魂香(自定。)
苍术 降真香(各等分)
共末,揉入艾叶内,绵纸卷筒,烧之,除秽祛疫。




明末医家吴有性认为:温疫邪气侵犯人体的途径不同,当是从口鼻而入,其侵犯部位既不在表,也不在里,而是由口鼻侵入,停留在半表半里之间,此处称为膜原。这里的膜原,是说明温疫之邪在人体之内,外可连于表,内可入于里的特点。指出温疫之病所以用治外感病的方法治疗不得痊愈,就是因为此病邪的部位不同于一般外感病的在表或在里,而是在于半表半里的膜原,这个部位是一般药物所不能到达的。由于其既连表又连里,邪气盛时则可出表或入里,这时才可根据邪气溃散的趋势,因势利导予以治疗。其《温疫论》中写道:
凡人口鼻之气,通乎天气,本气充满,邪不易入,本气适逢亏欠,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昔有三人,冒雾早行,空腹者死,饮酒者病,饱食者不病。疫邪所着,又何异耶?若其年气来盛厉,不论强弱,正气稍衰者,触之即病,则又不拘于此矣。其感之深者,中而即发;感之浅者,邪不胜正,未能顿发,或遇饥饱劳碌,忧思气怒,正气被伤,邪气始得张溢,营卫营运之机,乃为之阻,吾身之阳气,因而屈曲,故为病热。
清代名医刘奎继承了吴有性的观点,而其著作中,在用香防未病、治已病方面,又增加了不少内容。
刘奎又名刘复明,字文甫,号松峰,山东潍坊诸城人。自幼习儒,为清朝监生。与清代阁士刘墉为叔兄弟。因自身患病,发愤学医,曾跟叔父刘统勋去北京,学医于郭右陶。他对《内经》、《难经》精研深究,对金元四家及张景岳等人的名著,勇于探索,融古出新,在治疗瘟疫症方面独树一帜。《松峰说疫》为刘奎的代表作之一。
信息来自中国香道



清怀轩文化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找客服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