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秀场

【读书养气】香篆/香薰/香拓 竹雕纯紫铜香炉 丁月湖设计非陈巧生

[复制链接]
0
回复
4336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79

主题

0

好友

290

积分
  • 3熟结品级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5-11-22 12:39:5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沉香之家。 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点击登录   关闭

香炉长:125mm   宽:60mm     高:75mm

重量:810g 左右       材质:纯紫铜   

 丁月湖(1829—1879),南通人。清代印香炉工艺家。居南通石港场。能书善画,擅仿制各式炉形。他设计的芸香炉,百模百样,制作精致。其所制印香炉,流传极少。芸香炉为古时书斋文房的清供雅玩物,形式有方、圆、长、扁、多角等,并有物象图案。炉内外均题有吉祥语句。传世作品有《瓜蝶纹扁形炉》,盖作瓜蝶纹,有隶书“瓜瓞绵绵’’四字,藏南通博物馆。辑有《印香炉式图》一册(或称《香印篆册》),书始于1876年,成于1878年,刻于1880年或稍后点;图谱卷首有刘瑞芳等序文及题词,有各式炉盖平图97幅,各式印香篆刻模平图44幅。

1.jpg

丁月湖著《印象炉谱》式样,奠定了香篆炉的基础,老九严格按照原款1:1比例还原,纯手工精雕细刻。原物实拍,香道享受,尽在此刻。

2.jpg

丁月湖读书养气款式,外盖为竹子。代表君子和文人的傲骨。

3.jpg

4.jpg

5.jpg

6.jpg


盖上盖子,泡碗茶。拿本书看看。真是非常的文艺。

  读书养气之解读:

读书,最根本的一条是,可以养气。

  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豪然之气,可以养也;邪气,戾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亦可养也。读书于人,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缺,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气,汲取一种荡漾着我们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

  读书要像我们吃饭一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提取各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式各样的营养,以避免先天不足,后天调养。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汲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就像孟夫子说的那样:“吾善养吾豪然正气也!

   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又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文章的气。你我常说的“回肠荡气”,正是说一种读书的经验,正是说文气在我们胸腹之间流转激荡。什么样的人,读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不大相同。所谓韩如朝,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便是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之差异,惯透于文章的具体表现。

   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言宜”,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所以“气”者,分为两个层面,先为禀性(本气),后为学养(养气)。自身气弱的人,器小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故世上多有食书书不化的“两脚书柜”,而自身气足的人,不仅读书可以养气,而且善于融汇,善于吐纳,作文自然就会“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正因如此,“野孩子”们身上虽有侠气,野气和不驯之气,可是经过书卷气的浸染,其笔下之文便多有杀气,霸气和蓬勃之气,别有手眼,异光灿烂,爽!

   人虽有先天禀赋,气质的差异,但读书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起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半个时辰,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腿儿,翻白眼儿,简直像个垂死挣扎的瘪三。真正的文章好手,必须读书多,养气厚,厚积勃发,那手笔,“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一本好书,一篆沉香,融汇方寸天地。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找客服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