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
- 最后登录
- 2018-6-16
- 香囊
- 0
- 积分
- 0
- 精华
- 0
- 帖子
- 0
- 主题
- 15
- 分享
- 0
- UID
- 5846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沉香之家。 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 点击登录 关闭
□张俊
-荆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1937年2月的一天,荆沙本埠的《大风周报》上登出一则报道,说该报的一名记者到章华寺游玩,在与该寺住持妙泉禅师聊天时了解到,在1934年,章华寺大雄宝殿左侧的沉香井出现淤塞,妙泉禅师找人清淤后,掏井人告诉他井底的滤水物不是砖砂石料,而是一块块拼起来的木头。于是妙泉禅师作出了一个推测:井底的那些木块可能是佛寺建筑中常用的沉香木,沉香井可能是因此而得名。
沙市的东北隅有座自西向东的小山岗,古称豫章岗。相传在楚灵王时期,他在这座山岗上建成一座行宫,名曰章华宫。这座在楚国强盛时期建成的章华宫,殿宇楼阁十分高大,传说其中有座三休台,因登楼者要中途休息三次才能登上顶层而得名。章华宫中的庭院内种满了奇花异草,为便于宫女们提水浇花,楚灵王让人在宫里挖了口深井。他常站在三休台上,看宫女们从井里提水浇花,跳他爱看的细腰舞。大概是宫女们打水时常常将花瓣随桶带入井中的缘故,致使井水散发出香气,这口井就被叫作沉香井。
后来楚国的郢都被秦将白起攻陷,作为楚王行宫的章华宫自然在劫难逃,在一把大火之中,行宫的楼阁亭榭变成了一堆焦糊瓦砾,但沉香井却奇迹般地被保留下来,只是湮没在一堆荒草之中。清人王百川在《沙市志略》中曾记载这件事:“沉香井,章华寺畔。相传楚灵王所甃,一名浇花井。今遗迹已湮,断碑卧夕阳,模糊难辨。”
在元泰定年间,有僧人开始在豫章岗上结庐修行。直到清晚期,当年僧人们的草庐才变成了香火旺盛的章华寺,那口沉香井自然成了僧人们的理想水源。几百年来,僧人们一直用井里的水洗衣、淘米、煮茶和浇灌菜园,只是井边再无细腰楚女提水浇花的丽影了。
自古以来,围绕这口沉香井产生了太多的传奇故事。一些文人骚客在章华寺怀古感叹时,常将沉香井写入诗文之中。清康熙年间,本邑的岁贡生宗湄就写过一首《沉香井·五言》诗:“朝汲井泉甘,暮汲井泉冽。纤手曳素绠,辘轳井声咽。鬓影乱井花,井花团如撷。可怜井边人,丽魂难再热。输与闲衲子,烹茗挹芳洁。携取斗茶图,七碗饱饕餮。”寥寥数语,构描出一代王朝由盛到衰的图景。
在明清时期,随着两沙运河(沙市至沙洋的运河,沟通长江与汉江)船运的兴盛,章华寺东边的太师渊形成了一个供谷米集散的大码头,到豫章岗一带办货的、烧香的、走人家的人们渐渐多了起来。到了清代晚期,豫章岗一带河塘清澈,绿荫成片,成了“江陵八景”之一的“章台春霁”风景地。每到清明时节,来这一带踏青的人络绎不绝。人们在给亲友上坟后,一般都会到章华寺进香许愿,或是请僧人做法事。忙完这些事后,人们都会喝一杯用沉香井水泡的茶,或者是用井水洗把脸,以借佛缘圣水去掉身上的晦气。
在荆沙人心中,沉香井始终是和楚国连在一起的,假如没有妙泉禅师对沉香井名的由来作出的新推测,楚灵王浇花用井的美好传说就会一直流传下去,且花入水香,井名因此而来,就会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解释。但是妙泉禅师现在提出了井名新说,于是就有人开始质疑老说法了,一时间,沉香井名的由来成了荆沙人茶余饭后的一个话题。虽说争来议去最后也没个定论,但认同妙泉禅师一说的人似乎多了起来。
沉香木又称沉水香、女儿香、白木香,产于中国的广东、广西和福建,以及印度、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其木色泽黑黄,质地坚硬,溢出的沉香为名贵中药材,其味幽香沁脾,一些佛寺常用这种木材做供桌和佛珠,以让礼佛的人嗅了去俗念,静心气。章华寺作为一座大寺庙,将沉香木用来铺砌井底,让井水透出幽兰之香,这似乎也是一件合乎情理的事,沉香井由此而得名更是顺理成章。再说自古以来,根据建筑材质特征命名建筑物也属常事,如北京的白塔寺,应县的木塔等也都是如此。
当外界对沉香井一名的由来争得面红耳赤之时,章华寺的僧人们却很少提及此事。每当有人向妙泉禅师提出再找个淘井人下井取块木头上来辨认一下时,禅师只是微微一笑,并不置可否。正是他那超脱俗界是非的态度,使沉香井名由来之争一直持续了好久。
在民国年间,僧人们依旧用沉香井水洗衣、淘米、煮茶和浇灌菜园,日子过得一如从前,仿佛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今沉香古井仍完好地保留在章华寺内,井中仍盈满了水)。
样式丰富的荆州资讯套餐,回复以下数字或名称:
1【新闻】:给你荆州好新闻
2【天气】:荆州天气早知道
3【影讯】:荆州影迷最爱
4【热帖】:荆州最热网帖 |
|